40年来,延庆县旧县镇东羊坊村的周尚平老人每天坚持外出义务修鞋、磨刀、缝拉链,十里八乡无人不知,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周师傅。
雪还没化就开始服务 “给你们服务来嘞,有刀磨刀,有鞋修鞋。”暴雪刚过,积雪还未完全融化,78岁的周尚平老人就骑着三轮车去为大家服务,随着一声响亮吆喝,米粮屯村里的男女老少聚集到一块空场前,提着自家要修补的鞋子排起长队。
村民们送来的鞋子大多布满灰尘,有的侧面开胶,有的磨没了鞋底。周尚平用锉磨平一双皮鞋的鞋底,拿起胶垫比划着剪出大致形状,再一针一线地把鞋底缝上,稍作剪裁,最后用锉修整毛边,一双鞋就补好了,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。周师傅的牙齿已经掉光,有时他会用嘴唇咬住绳子,起到固定作用,嘴上可见勒痕。
“刚开始真是不敢信,谁想到有这么好的人啊。”村民李大婶说,周师傅刚来村子里修鞋时,大家看他连材料费都不收,心里直打鼓。时间久了,老人的坚持终于换来大家的信任和感动。
干不动了再考虑歇着 每次出去服务,周师傅都会在村里呆半天。赶上饭点儿,一些村民会送上热乎儿饭菜,但他从来不要。如今,旧县镇的20多个村子,周师傅几乎都跑遍了。
周师傅的家在东羊坊村,几个儿子已经搬出去,老伴也去世了,只剩下他一人。雪后,老人一直在屋里补鞋,忙得还没顾上铲走院子里半米多深的积雪。周师傅的工作室里摆着一张床和两个柜子,地上摆满改锥、钳子、胶皮、磨刀石等工具,边上是几袋村民送来需要修理的鞋。
上个世纪70年代,为响应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号召,周师傅开始义务修鞋。1992年退休后,他更是把这当成自己的职业,除了义务修鞋、修拉链、磨剪子、磨菜刀,还时常上门给村里的老人理发。
40年来,周师傅光是补鞋的机器就用坏了两台。义务服务用的材料都是他乘公交车去市里买的。一次,在村里干活的保姆前来修鞋,周师傅修不好,竟然到镇里花20块钱给对方买了双新鞋。
慢慢地,乡亲们已从心理上依赖周师傅了。逢年过节,自家包的粽子、饺子会送来给周师傅。周师傅的故事影响到村里的其他人,有人还专程来帮忙。
谈到今后的打算,周尚平老人憨憨地笑着说:“我今年78岁了,我要干到88岁,等到干不动了,再歇着。”
本版图片本报记者蒲东峰
本报记者刘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