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gongyi.sinaimg.cn/gyzx/2012-11-09/U3511P650T3D38786F159DT20121109095412.jpg昨日,“送诗老人”常焕峰在老家。常焕峰儿子 供图
新京报讯 2日早晨,天通苑龙德广场,韩女士看到一位看摊的老人衣着单薄,便送给老人一件棉袄。几天后,韩女士收到老人送的“感谢诗”。
诗被韩女士的女儿发上微博后,网友纷纷表示感动。截至昨晚近10时,该微博已被转发5万余次。
老人和赠袄人不相识
前晚10时,龙德广场,一个卖饮料的露天摊位,看摊的是送诗老人的同乡席中财。
据席中财介绍,老人名叫常焕峰,“他回老家看病,已经离开了北京。”
看摊时,席中财带了一顶蓝色帐篷、一床不厚的棉被。“他(常焕峰)在这儿时也是这套东西。”
随后,记者电话联系到了常焕峰。
常焕峰说,看摊时他就睡在广场上。11月2日早晨,他起得很早,正在遛狗的韩女士看到他穿得单薄,就送来了一件棉袄。“我们素不相识,她真是一位好人。”
韩女士的女儿称,她家就住在附近,母亲早晨遛狗时,经常看见这位老人。“我妈想到家里有一件不穿的棉袄,就给他送去了。”
网友称“诗句感人”
事后,常焕峰一直在想“用什么方式感谢韩女士”,最终,想到写一首诗。
11月5日,龙德广场,韩女士再次经过时,常焕峰把诗送给了她。“之前就决定要走了,就想着留首诗做个纪念。”常焕峰说。
韩女士的女儿看到诗后,“很惊讶很感动”,便拍照上传到了微博上。
这条微博很快引起网友关注,并被大量转发。网友表示,字体美观,诗句感人,“一位看摊老人能写出这种诗句,不简单。”
常焕峰回忆,7日早晨,得知他要走,韩女士又找到他,让他再写两首诗,“我就找了一张纸,把记在本子上的诗誊给她了。”
■ 对话
“那是有感而发,一挥而就”
新京报:很多网友看了你的诗,都说很感动。
常焕峰:这还感动?(笑)那是有感而发,一挥而就,就是碰到好人了心里感动,没来得及润色。
新京报:当时怎么想到的送诗?
常焕峰:我嘴笨,收到袄时只跟人家说了一句谢谢。后来就想要感谢一下,身上又没钱。在她送棉袄前,我就决定要回家看病,要走了,不知道还回来不回来,就想作首诗留个纪念。
新京报: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?
常焕峰:不记得了,有感触了就记下来。我记性不太好,必须写下来,写下来的有很多都不知道放哪儿了。
新京报:你给报社投过稿?
常焕峰:嗯,《开封日报》还发表过,当时稿费很低,7块钱。1994年吧,那次给《人民日报》投稿,他们没刊发,但是把我推荐给了一个诗歌研究会,还邀请我来北京参加现代诗歌的研讨会,那是我第一次来北京。